“网红”,也许是对600岁故宫的最大误解发表时间:2020-10-23 15:48 ![]() 故宫,意为“故时之宫”,之前它叫紫禁城。 1420年,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的奉天殿(今太和殿)宣告天下:这座紫禁城(今故宫)已告成。 19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今年,是故宫建成的第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 故宫,意味着什么? 它仅设亭台楼阁,却拥有帝王将相。它曾是权力的象征,又见证了帝制的终结。 梁思成先生说: “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从古建筑中理解并发扬自己的文化。 许多古建筑早已在岁月的风雨中,变得面目全非,连同过去的记忆,也随之模糊。” 但还好,我们有故宫。 ![]()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米,是凡尔赛宫十倍、白金汉宫的十倍、圣彼得堡冬宫九倍、卢浮宫的四倍。 带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每间宫殿都雕梁画栋、堆金彩画;遍地是宫殿、庙宇、佛堂、花园、楼阁…… 这些,几乎凝聚了所有中国建筑的精髓。 故宫在皇家建筑艺术中达到了高峰,其在建筑功能、结构、空间,防御性、耐久性、布局上,都是历代宫殿建筑中的集大成者。 一撇一捺,一雕一琢,一笔一划,都是古代匠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馈赠。 走近故宫,巍峨的大殿、斑驳的光影、红色的高墙和黄色的殿顶……一股厚重的历史感向人迎面扑来。 昔日的紫禁城,如今的博物院。 这座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至高水平的宫城,在600年后,依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皇宫建筑群。
故宫|600年风华正茂 故宫,守住了中华文脉的底气。 雕梁画栋、堆金彩画、稀世珍宝、匠人工艺…… 故宫现存超过 186 万余件(套)文物,其器物、书画、典籍、档案、珍玩、瓷器、丝绸、珠宝、家具、陈设等。 物华天宝,珠玉华翠,天禄琳琅,美轮美奂。 "故宫文物是数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不能减少也不可能增加。倘若国家灭亡,国家仍有希望再次复兴,但是文化灭亡,将无再度恢复的可能。” ——这里保存着古代中国最精华的文物,它们构成了一部可见的中国文化史。 故宫一直都有两个,一个是王朝政治意义上的故宫,另一个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 它很大,有时也很小。 三大殿、后三宫加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就几乎能囊括一个王朝的国与家。 有时候,一个人身处在故宫里,像是一粒沙子般渺小。 就算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一生之中也没有走遍他的「家」和「国」。 任何人给故宫下的定义,似乎都无法解释这座过于“庞大的城市”的所有。 它迷幻又神奇,既是一座宫殿,又是一座城市,甚至还能是一个人一生的所有命运的交织。 当年的紫禁城,风云莫测,无数故事在里面发酵、交织,甚至发生了转向。到了如今,它依然神秘依旧。 虽然全体建筑数据早已被绘测出来,但当年里面的神秘,依然让人无法猜透。 二十多位帝王,无数权臣、后妃、甚至是侍卫、宦官、太医、画师... 如此多历史人物在这里生动地演绎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走在故宫的红墙碧瓦下,好像真的穿越到了过去,历史与现实交织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
故宫,更像是一位原地观望的智者。 600年,岁月流变,朝代更迭,坐在龙椅上的人来了又去,唯独它红墙金瓦今犹在,凝聚成一张记忆的网和文化烙印。 成为所有中国人对历史的一种特殊想象。 2020年1月1日,故宫博物院发布一组新老照片对比照: 一座城,沉淀600年的记忆 在影像下,我们发现了故宫朱红色院墙内不为人知的一些侧面。 比如一群“故宫匠人”,坚守着传承下来的中国匠人的精神和牢固的信仰: 择一事,终一生。
![]() 温“故”知新六百年 故 宫 主 题 图 书 展 时间:10月15日—11月15日 地点:一楼东门 故宫见证 600 年岁月流转,沉淀 600 个寒来暑往。 我们不妨让自己的视角丰富起来,从更多层面,从每个细节里,重新撷取它的魅力。
![]() ![]() ![]() 8折优惠 ![]() ![]() 故宫历史系列 图/故宫博物院官网 推荐阅读
故宫人与物 ![]() 他们,有的负责“家里”器物的保管,有的会负责运送文物,有的则为故宫出版图录、举办展览…… 推荐阅读
亲子阅读系列 ![]() 推荐阅读
《故宫里的大怪兽》是一部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的童话系列故事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青少年儿童读者介绍了中国特有的故宫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民俗知识,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深入了解这座古老的宫殿,培养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感情。 ——北京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参考资料: 那一座城:故宫六百岁; 谁最中国:故宮,六百年。 祝勇:故宫六百年:用文字,筑一座城 |